嶺南教育在港發展史

嶺南教育立足香港八十多年

前廣州嶺南大學校長鍾榮光博士有感於嶺南校友留港者頗多,其年幼子弟雖欲就讀嶺南,每因遠赴廣州,路途跋涉而未果,故決意在港設立嶺南分校。

1922 年小學部率先成立,為嶺南教育在港發展打下基礎。小學自創立以來,得鍾榮光博士、嶺南校友及社會賢達,不斷支持和協助,購得司徒拔道十五號為嶺南校園。該處樹木蔥籠,環境幽美,佔地寬廣,不但為青年學子最佳求學之所,亦成為日後發展之基礎。1946年戰後復校,開設初中部。其後在1954年增設高中部,1967年成立大專部。

歷年以來,嶺南教育機構董事局仝人及全體校友,皆本著承先啟後,作育英才之精神,以推廣嶺南教育為宗旨。鑒於學生人數不斷增加,為配合時代需要,經熱心人士多年來之努力和策劃,出錢出力,制定發展大計,先後擴建成校舍七幢,分別命名為:仲安堂、秀樑堂、益友堂、光前堂、愛華堂、銘衍堂和嶺南大會堂。1992年秋天,小學部開辦幼兒園及幼稚園。自是嶺南在香港的教育事業,從縱的發展,又跨進一步,由幼兒園到大專學院,一脈相承,成為完整的教育體系,漪歟盛哉,誠杏壇佳話。

1999年嶺南學院(即大專部)正名為嶺南大學,而嶺南中學亦於同年遷往杏花邨現址,繼續發揚「弘基格致,服務社群」的使命。茲將本校發展經過略述於後,飲水思源,以誌不忘。

布律活道時期

1922 年,廣州嶺南大學鍾榮光校長聯合留港同學及本港紳商組織校董會並著手籌募及負責一切開辦香港分校事宜。後購得跑馬地布律活道第一號房屋及租賃第二號房屋為校址。香港嶺南分校原為小學,最初名叫廣州嶺南分校。1922年2月16日正式開課,第一任校長為司徒衛先生。第一學期開始時,僅有學生六十六人,教職員九人。

鳳輝台時期

翌年學生人數漸增,申請在校寄宿者日眾,原校舍既不敷應用,乃租得鳳輝台第四號、第五號及第六號屋為校舍,共有樓宇九層,於1923年遷入開課。後仍感校舍不敷,又再租得七號屋及裕光合十一號二、三樓為學生宿舍。此時學生已達一百四十餘人,規模漸大,校董仝人及司徒校長商議,為使學校安定及易於發展起見,擬購一永久校址。遂於1925年4月向港府投得薄扶林道雞籠環山地六萬七千餘呎為校址。此地面臨大海,風景幽美,兼有沙灘浴場,對於學生求學遊憩,最為適宜。正擬著手興建之際,不料香港發生大罷工風潮,致工商不振,影響所及,本校學生人數亦大為減少,建設新校之舉,無法進行。兩年之後,依照購地條例,薄扶林道校址遂被政府收回,建校之議,暫成泡影。

司徒拔道前期

1928 年鳳輝台四、五號屋易主,不能繼續租賃,迫得另謀校舍。後經校董林護及余仕榮兩先生之協助,租得司徒拔道校址,並於1928年遷入開課。該地位於半山,遠離塵囂,樹木林立,環境幽雅,實為一理想之校園。經數年之苦心經營,日具規模。1933年獲得校董會及鍾校長之支持,購為永久校址,遂奠定日後大、中、小學發展之基礎。

嗣是以後,學校基礎日益穩固,於是大興土木,增建課室、禮堂及球場等設施,而就讀學生及寄宿生人數亦隨之大增。寄宿更為嶺南教育之特色,每年畢業生升入廣州母校附屬中學者約有卅餘人。又為利便學生在國內升學起見,乃在廣東省政府教育廳立案,於1934年8月獲得批准,並頒發校董鈐記,命名為私立廣州嶺南大學附屬第二小學。時適司徒校長正以全力發展上海分校,乃由陳汝銳先生為代理校長。

司徒拔道中期

1942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本港首遭襲擊,情況嚴重,全港學校被迫停課。嶺南校園復為日軍佔領,教職員紛紛離港,幸得黃汝衡先生留守學校,圖書、儀器及校具大部份得以保存。

1945年戰爭結束,日軍全部撤出本校,而教職員多相繼復員返校,大事清理,遂於翌年二月復課,並增設初中部,為本校中學部之始。復員伊始,百廢待興,經費方面,除來自美國嶺南基金之外,私人捐獻亦令人鼓舞,如譚禮庭先生獻產助學,尤值得衷心銘記。

此外,因戰時曾協助照顧香港大學同學關係,戰後亦得到香港政府之捐款兩次。其時,行政也較開放,如接受美國瑪利諾天主教會遣派教授,為基督教與天主教共同合作之始,當時曾任教本校之白約翰教授,卅年後出任香港聖公會會督,亦常稱道嶺南此舉及以能在此任教自豪。

稍後,本校正名為香港私立嶺南中學以反映初中部的成立及在香港的發展,並由陳汝銳先生真除校長職務。因增設初中部,學生及寄宿生人數亦隨之增加,乃於1948年增建校舍一座,內有課室四間,以供初中各班之用。

1950年校董會為謀發展教育及利便對校產之管理,乃向政府申請註冊為社會法團,成為不牟利之教育機構。所得盈餘,均用作購置圖書及儀器以充實校舍設備,作為將來發展之用。

1954年7月,嶺南大學同學會仝人為解決本校初中畢業生升學問題,及使青年學子多受「紅灰」精神陶冶,貫徹嶺南教育之宗旨,遂向校董會建議申請開辦高中部,經校董會通過後,乃組織擴校籌建委員會。

1955年初,嶺南中學校董會感於此舉工作浩繁,必須獲得同學會之協助,共策進行,特成立「擴校籌建委員會」。由校董會六人及同學會代表五人為該會委員,全權辦理籌建工作,並推選曹耀為主席,林逸民、陳應鴻、容啟東、陸容章及郭琳褒為副主席;李毓宏為秘書,余仕榮為司庫,陳汝銳為總幹事。

曹耀主席為增強籌募事功,增聘十四位學長為副主席,且延聘二十六位學長為委員;此外,並特聘熱心嶺南事業之何明華會督及羅文錦爵士為顧問。經過同人之努力,新校舍於1956年秋建築完成,並於十一月十九日為新校舍隆重舉行開幕典禮。隨著新校舍的落成,嶺南中學的初中及高中得以銜接,讓香港嶺南教育的發展,得以繼往開來,進入一個新紀元。

1956年初,陳汝銳校長在校服務卅四載,建樹良多,惜因年事已高,功成身退。校董會在多方努力下,聘得錢乃信博士為校監兼校長。當時,學生人數增至六百四十餘人,而宿生增至三百餘人,迫得將禮堂臨時改作宿舍,以廣收容。由於宿位仍然有限,不少學生望門興嘆。校董會深感有增建宿舍之必要,經多次磋商,遂決定購買學校東南角籃球場側鄰八千餘方呎土地,計劃加建宿舍,增收宿生。

惜新宿舍之圖則,因建築高度及渠務問題,須經有關部門修訂及審核,至1959年夏季得美基會撥款,始能正式動工。1960年暑期,新宿舍工程完竣,於九月開課時啟用,並將禮堂恢復為學生集會之用。1969年命名為益友堂,凡熱心嶺南教育人士且捐款一萬元者,則將芳名刻石留念。另外,由於學生人數不斷增加,禮堂座位不敷應用,乃將原有禮堂加建擴充。

六十年代中,教育司署接納數間教會中學校長之建議,實行按月資助私立不牟利中學之教師。本校被選為私立受助中學之一,除合格教師獲得政府津貼外,同時學校課室及特別課室均可獲得津貼。自是,教師流動性日少,對嶺南教育之發展發揮穩定作用。

1963 年,校董會為配合社會需要,決定增設英文部,並即在中學部向南靠山一邊,增建一翼,內有課室六個。9月,先行招收初中學生,以後逐年增辦至高中各級。由於本校管教嚴謹,獲得社會人士高度評價,學生人數每年均有增加。1967年,學生人數已達一千二百多人,計中文部有十二班,英文部有十三班,小學部有九班。

早在1961年,嶺南中學校董會邀請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及嶺南會所推選代表,由三個嶺南機構聯合組織成「嶺南教育擴展會」以推動嶺南教育一切事宜。經過數年之研究和探討,遂決定籌辦大專部,作為嶺南大學復校之第一步。1966年冬,司徒拔道中學宿舍不敷應用,校董會乃購入東山台舊屋一座拆卸改建為宿舍,得李光前基金會捐款,乃得建成,命名為光前堂,以表謝意,並於1969年11月同學日舉行啟鑰典禮。

期間,為應付中學及大專學生的增加,而新建校舍之計劃又尚在進行,故暫將益友堂改為課室十六間,以供書院及中學部六年級應用。同時,又將半山之操場改建成課室三間,作為小學課室,而原來之籃球場則加蓋鐵架上蓋,成為有蓋操場。1967年大專部成立定名為嶺南書院,九月開課,暫以司徒拔道學校本部為院址,將中學部五樓原有實驗室改建為課室四間,暫作書院學生上課之用,又將第一宿舍改為實驗室,並在東山台租賃房屋一間,作為宿舍,容納原有之宿生。從此,嶺南教育乃由小學、中學,而至專上課程,成為一完整之教育體系。

嶺南書院首任校董會主席為林植宣學長,首任校監為韋基球學長。首任校長原擬聘錢乃信學長兼任,惟錢學長因工作繁忙而懇辭,由路考活博士(Dr. G. Rhoads)任代校長。路考活博士為哈佛大學博士,三十至四十年代在嶺南任教授,曾任文學院院長,熱愛中國,心在嶺南,戰時曾入集中營,得悉嶺南書院成立,特來港協助教學。正當嶺南教育積極發展之際,1967年底錢乃信校長呈請退休,殊深惋惜。錢校長在校期間,革舊鼎新,高瞻遠見,對嶺南貢獻良多。除學生成績及品格有良好之表現外,對推動學生課外活動,更不遺餘力。

1968年初,麥贊江先生受聘為代理中學校長,同年九月正式出任校長。麥校長在主持校務之前已在本校任教達廿餘年,曾任教務主任多年,今次主持校政,實深慶得人。惜不久即以身體違和,呈請退休。1969年春由梁文勇副校長任代校長,負責推行校務。同年九月,董事會在美聘得阮康成博士為嶺南書院院長兼中學校長。阮校長負責教育行政工作多年,學識淵博,經驗豐富,更能將先進國家教育之優點,轉注嶺南,使教務又邁進一步。及後又試辦書院學生及中學女生寄宿一年,當時寄宿生人數達四百餘人。

嶺南書院因發展迅速,校舍不敷應用,1969年在校董會主席陳德泰學長主持策劃下,將司徒拔道院校一切設施合併統籌辦理。同年,「嶺南中學校董會」與「嶺南書院有限公司」合併,向香港政府申請註冊為「嶺南教育機構有限公司」。從此,香港嶺南教育之發展在「嶺南教育機構」統籌下,進一步發揮嶺南教育之傳統精神,邁步向前,朝著更美好之前景而努力,以達成留港嶺南同學及熱心嶺南教育人士之期望。

1971年本港國際教育協會徵得本校同意,派員來校作數月之訪問與調查,將本校沿革及特點編製成小冊,向國外大學介紹,以備各大學取錄學生時作參考。此對本校畢業生赴外國深造有極大幫助。

1972年六月,阮校長辭職返美,梁文勇先生辭去副校長職務,繼續任教。嶺南教育機構聘得麥吳玉洲女士為代理書院院長兼代中學校長,同時又聘得楊達彪先生為中學主任,協助推行中學校務。1973年9月,校董會聘得黃勵文先生出任書院院長兼中、小學校長。

教育機構仝人為積極發展專上教育,乃於1972年施工興建一座樓高十二層之新校舍。1974年6月全部工程完成。後因建築費用激增,超過港幣四百萬元,全部由嶺南教育機構校董會前故主席陳德泰先生捐助,命名為愛華堂。此外,李光前基金會捐贈港幣二十五萬元,作為添置設備之用。另一方面,中學部急需發展,乃將昔日之禮堂及1947年之校舍拆卸,興建新校舍一座,計有課室廿二間,並接受政府按位津貼計劃。新校舍建築及設備經費預算四百七十七萬零七百元,香港政府免息貸款三百五十七萬餘元,另特別補助約三十萬元,合共資助三百八十多萬,嶺南教育機構需自籌九十餘萬元。新校舍於1976年9月建成啟用。嶺南教育機構董事會主席林秀樑先生不幸於1976年5月逝世,全體員生同深悼惜。校董會徵得林炳炎基金會同意,新中學校舍命名為秀樑堂,以紀念先生對學校的貢獻。

愛華堂落成後,作為書院校舍之用,而當時中學部因新中學秀樑堂仍在興建中,先增加十二班,暫借愛華堂課室上課。而益友堂則除作小學部課室外,復將三樓部分改為中小學教師宿舍,又將原日第二宿舍及近寶雲道之臨時建築物拆卸,興建海外教師宿舍一座。全部建築費約五百萬元,校董黃浩川先生慨捐二百五十萬元,於1981年完成,命名為銘衍堂。原住宿生,則分配在光前堂宿舍居住。同年中學部再增加十班,前後共增加廿三班。由該年度開始,秀樑堂中學部接受政府按位津貼計劃。此時連舊址中學部廿七班、全校共有四十九班、學生人數達二千多人。

由於舊禮堂及玻璃屋課室先後拆建,小學部於1982年全部搬入益友堂。1986年,校董會決意改善校舍環境,同年暑假進行內外牆粉刷工程,並在課室及特別室裝置冷氣設備。除原有之音樂室、美勞室、圖書室及視聽教室外,更增設語言實驗室及室內活動中心。為加強教學質素,敦聘馬肇儀學長及麥素芬學長為正副主任,更全面聘任有經驗之甲級檢定教師任教。

1977年,嶺南教育機構又將原日第一宿舍拆卸,興建嶺南大會堂一座。該大會堂包括禮堂,圖書館及學生閱覽中心,是透過劉顯相學長的努力奔走和協助,由美國政府當局撥款150萬美元予中國教育文化及醫藥基金會,以資助嶺南大會堂的興建。大會堂於1983年落成,由美國駐港總領事李文主持揭幕。同年學院停辦理學院,遂將實驗室內物理、化學、生物等儀器,全部撥給中學實驗室應用,使中學部實驗室設備更形充實,對學生大有裨益。

在此數年中,中學部建校擴班,學生人數倍增,校務日益繁忙。當時又以新建校舍仍未落成,以致課室不時調動分配,對學生之管理倍增困難,幸得黃校長與楊達彪主任事事慎為處理,乃得應付裕如。1977年7月,楊主任辭職,校董會乃聘雷炳霖先生為中學主任,主理中學行政事宜。

本校中文部學生,成績向稱不弱。歷屆畢業生升讀本港大學者,或赴外國及台灣深造者,人數不少,且多有所成就。惜本港潮流所趨,致學生對中文部學位要求,日漸減少,而在讀學生申請轉讀英文部者亦日多,校董會有見及此,決定於1978年9月起停招中文部一年級學生,每年遞減一級,至最後一屆中六同學畢業為止。同年,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正式成立。

1979年,校董會為謀本校教師安定,聘任優良師資,及減輕學生之經濟負擔,遂決定由是年九月開始,接受政府邀請,參加資助中學計劃。在學校由私立轉為資助中學過程中,其中手續繁多,端賴黃校長及雷主任按部辦理,得以順利完成。到1982年9月,已全面轉為資助中學。

司徒拔道後期

1981年7月,黃勵文校長退休,由校董會聘得鄧宗泰先生為中學校長,專心負責中、小學行政,得以盡量發揮工作效能。鄧校長負責中學行政多年,對學校管理,夙具經驗,可謂深慶得人。

鄧校長接任翌年,學校轉為完全資助中學,在嶺南教育機構仝人、校董會仝人、校監、校友、社會賢達之支持,及政府資助下,乃殫精竭慮,因應時勢,擘劃方策,擴闊課基,增設家政、金工、木工、設計與工藝、打字、會計等科目,以多元化之課程,配合學生不同之志趣,提供更多的選擇,以發展其潛能。此外,更增添儀器,加強設備,擴充圖書館,培養讀書風氣,更開辦中七文、理、商科課程,使嶺南成為一所課程完備的中學。

嶺南中學經過七十年代初的擴展,成為一所擁有45班,兩座校舍及學生1600人的中學。學生人數眾多及程度的差距對釐定教學目標、施教方法及考核標準構成一定的困難。為了方便理科學生上實驗課,同一級學生要分文理組在不同校舍上課,而老師更要忍受奔走兩校的辛勞。而且70多位老師分佈在多個教員室,在地理環境的分隔下,同科或同級老師閒時互相交流教學心得及方法也相應減少,亦因灣仔區的老化,而使灣仔中學學位過剩,嶺南中學有越來越多的學生來自東區。有鑑於此,在1989年12月,嶺南中學校董會約見教育署建校組商談嶺南中學的發展計劃。翌年3月,校董會正式致信教育署申請縮減嶺南中學為一所24班的標準中學,以及要求政府在港島區撥出官地興辦另一所新的中學,這便是日後的嶺南衡怡紀念中學。

1996年鄧宗泰校長榮休,由陳瑞漢先生接任。陳瑞漢校長早歲畢業於美國北愛荷華大學,獲文學士及文學碩士,後獲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碩士(教育行政及政策)。作為資深教育工作者,陳校長深信每人均具有極大的「潛力」,相信人的內在「信念」影響著「外顯行為」,更相信「成功感」能夠幫助學生發揮學習動力,故就任伊始即致力建立以「學生為本」,「全校參與」的校本模式。嶺南中學多年來銳意推行「全人教育」,除「正規課程」外,亦非常著重「非正規課程」所提供的教育功能,並以「體藝發展」為學校特色。學校不斷創造機會,協助學生認識自我、增加自信,並作多元發展,以求盡展潛能。歷年來學校先後以「挑戰自我 盡展潛能」、「樂於學習 勇於承擔」、「樂於學習 敢於創新」、「往下紮根 向上結果」等為學年主題,教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及方法,同時亦教導學生積極面對困境,敢於嘗試、勇於承擔,以達成果,榮神益人。

杏花邨時期

為配合學校的長遠發展,本校於1999年遷往杏花邨現址。新校舍乃一座具有全海景的校舍,且位於地鐵沿線,交通方便。在嶺南教育機構大力支持下,不斷加強學校各方面的設備以提供優良之「教與學」環境,已完成的項目有:全校播音及播影系統;課室及特別室資訊教育設備;禮堂、全校課室及特別室安裝冷氣;圖書館電腦化;全校舖設光纖網絡及裝設四個多媒體教學室。至2002年,新校舍已裝備成為一所配置完善的現代化標準中學。

陳校長深信「良好的師生關係」有利於「教與學」,故採取訓導與輔導融合模式,堅持「嚴謹而關懷」的方針,在「高要求」及「高關懷」的原則下,使學生積極學習,努力向上,更成立「課程發展小組」、「拔尖保底小組」、「學生關顧小組」、「環境改善小組」及「健康教育小組」以期帶動全校師生邁向更全面的優質教育。本校同寅在陳校長的帶領下深信「自學、應變、創新、紀律、品格」乃立足社會的必備條件,「專注、毅力、胸襟、視野」亦當為成功的要素。這正是學校茁壯成長的目標和路向。